辨才女郎
設色紙本 鏡框
一九五O年作
120 x 58.5cm
款識:大千為辯才造象。丈室毗耶愛獨居,辨才修供散花虛,老夫錠鎳不須扶。
約兩盟雲原是夢,洋香閒艷本來無,那堪重向畫中呼。院溪沙。
此九年前在大吉嶺為辨才女郎造象初稿,偶從行筐得之,倚此閔書於其上。己亥。大千先生。
鈴印:「大千父」
展覽:巴黎國家畫廊,(張大千近作展),—九六O年
大千先生筆下曾為不少異國少女造象,如日本、印度、尼泊爾等,其中以印度女郎較多。其實,早於一九四五年,葉淺予作印度人物圖,先生見之感興趣,遂以他的印度婦女舞姿圖為藍本,用自家筆法寫成(獻花舞)去國後,暫棲印度大吉嶺,因處某地,與當地人民接觸,故屢有描繪印度女郎的作品面世。這類作品亦見受當地宗教藝術影晌的痕跡,如廟宇、宮殿以及最為重要的阿堅達石窟壁畫。但在大千先生筆下所出卻見「中國化」的處理,與純粹的客觀寫生又有不同。
本幅中的辨才女郎,乃先生於大吉嶺所遇的女子。印度社會風氣較保守,一般女子鮮與外人來往,但這位女郎性格開朗,活潑且能言善道,惹先生好感,遂留下此幅以紀其人其事。在印度教中方有「辯才天」(sarvasti),其源可溯自公元前一千二百年,祂既是言語之神,亦是旁遮普的薩羅司瓦提河神。該河乾涸消失後,祂就轉化偽學習與音樂之神。其型象在當地十分普遍,一般可見於廟宇或民居。大千先生以辨才女郎命名或許受到這個女神的傳說或型象放發影晌。
畫中辨才女郎側身倚坐,一手支地,頭部微傾,髮端垂下一塊鑲嵌有五塊的金牌,恰好垂於前額正中,屬印度婦女典型的頭飾。祂的身裁健美,胸部豐滿略見誇張,這也是印度藝術對女體描寫的特徵。不過,在臉部的處理上,如鼻樑和雙目的勾勒描繪,都偏向「中國化」,流露出濃厚的中國仕女畫的韻味,這也是先生筆下印度女郎的特點。本幅寫於一九五O年,先生一直保存未有題款,待五九年才倚(院溪沙)詞於其上,詞中自有一番感慨。翌年出此畫參加巴黎國家畫廊舉行的(張大千近作展),這亦是它第一次公諸於世。
蘇富比中國書畫部謹識 2000/10/29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