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圖
乙巳(1965) 十有一月朔
絹本潑墨潑彩鏡片
269 x 90公分
一九六五年的秋天,張大千先生偕同張目寒及王季遷夫婦同游瑞士,此行從山川自然得到不少的啟發,而作此幅「幽谷圖」頗有一氣呵成,力貫山川的氣勢。
此畫是在長幅的絹上,以潑墨疊彩法再加皴法而作成的山水。全畫氣勢高峻雄偉、幽深而神秘,兩邊峻嶺直通幅頂,露出峽谷間一線向陽面的陽光,將山石襯托得突兀嶙峋。而且大千更在其上渲染數座遠峰,層層高遠沒入煙靄之中,無有盡極。在巨大深暗的左方山壁上,又有一線白光,形同飛瀑實一中幅岩壁上雜樹叢生,若隱若現,紅葉照眼。下半幅則在幽暗中色彩斑斕,全數潑成,略無筆蹤,令人想像深谷中的岩石林木具有的神秘美感,而且還以此為全畫的基座,使得上方山峰顯現不可測量的高度,益增其峻拔之勢。在杳暗的畫面中央,有一大片明亮、但不知所以的石青色畫與山頭及下方的青色相呼應,因而不顯得突兀怪異。全幅既有效地控制了淋漓豐沛的水墨,又在必要處,例如在受光的山壁及遠峰獲得妥善的交融。
由於通幅以暗調為主,突然在兩峰之間,漏出一道明亮的孔隙,具有非常戲劇性的效果,使全畫的焦點集中在上半幅,充分地發揮了中國畫立軸形式擅於表現崇山高遠的特色。如此特別強調光線明暗度的強烈對比,既為傳統畫中所無,亦為大千其他作品中少見,而且因為大千稱充分掌握了墨與彩的流動,色階的層次極為豐富,製造出高而深的空間感,以及擅於利用頗具現代感的截取構圖,更加強了此畫的高遠效果,突破傳統山水畫的限度,並將之推展至極限,確屬大千此一時期極為出色的一件作品。
【傅申教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