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通景屏
壬寅 (1962) 秋
紙本水墨淺絳通景四軸屏
195 X 555.4 公分

p71.JPG (25981 bytes)

 此件青城山水巨幅通屏,一般視其為張大千先生發展潑墨山水的重要里程碑。

 雖然在技巧上,仍屬開創時期的嘗試階段,在畫幅超大尺寸的影響下,不免造成部份結構鬆散的瑣碎感。而且在一片濃淡墨海中浮現的建築物,似乎也略嫌牽強突兀,但是在技法與尺幅的突破,此「青城山」,仍不失為張大千先生早期潑墨的代表作。
 

 本畫全幅一片氤氳,墨氣酣暢淋漓,不過由於幅面過巨,山石墨塊與留白雲氣的空間感,不容易經營得恰到協適,右方第一幅,虛實各半,運用較多的淡墨,墨韻豐富,具朦朧的美感,下方樹叢間,橫跨一江的應當是都江堰,暗示此際己離開成都平原。

 上半幅由近而遠的山勢層疊,均以高聳為主。第二幅的黑白濃淡墨色對照比較強烈,在迫塞的畫面中段,留出大片白雲,作為透氣的呼吸點。當觀察的視線垂直上升,到山頂又見一江之隔,俯視坡陀,向遠方層層推進。

 自右向左的第三幅是全圖筆墨皴法最繁複的所在,位於第四幅的右半邊,共同組成本畫的主要實體部分,青城山的主峰即出現在此幅。

 在從右方重重盤高的稜線上,幾乎每一山頭都置以亭台,多達五座。山腰叢樹圍繞著一座廟院,應是著名的上清宮,即大千借居、作畫之處。再向上至最高峰,當即是大千詩句曾謂「萬派爭流來足底」的「青城第一峰」。第四幅是全畫的終結,相對於右半的皴筆為多,則左半以潑墨為主。為使與起首第一幅遙相應和大千特空出此幅的四分之一於上方給予觀者在瀏覽墨色如湧、高潮壘起的第三幅之後以空闊的江水與層疊起伏的遠山於如曲子終了後的剎那淨空令人有回味無窮餘韻空間。而在大片留白上的題詩,也允予觀者細讀品味其詩中的含義。

 當大千於一九三八年逃脫日人掌握的北京,輾轉回到抗戰後方的四川,多數時間定居青城山的上清宮。
 曾有詩云:「自詡名山足此生,攜家猶得住青城,小兒捕蝶知宜畫,中婦調琴與辨聲;食栗不謀腰足健,釀梨長令肺肝清;朅來百事都堪慰、待挽天河洗甲兵」足見大千的青城居,正是他的世外桃源。

【傅申教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