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德園
辛丑(1961) 十月
紙本水墨設色立軸
173.7 x 94公分

p68.JPG (38440 bytes) 張大千先生在一九五四年春開始經營他在去年底購得的農場,約合中國200畝。他先營造畫室、居處及住屋附近的園林樹石。及至一九五六年起,大千又決定鑿池種荷,堆土為山、為島,占地約三分之一,先名「八功德池」,簡稱為「八德池」,乃是據「佛說阿彌陀經」:
 「西方……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

 自從摩詰山圖有了八德池,大千又種了很多柿子樹。根據唐段成式謂:「柿有七德」,即「一壽、二多陰,三無鳥巢,四無蟲,五霜葉可賞,六嘉實,七落葉肥大可習字」,而大千因得知柿葉泡水,可治胃病,再加一德,故稱7八德園」。後來沿湖及島上興建了五座賞景避雨的亭子,因此八德池亦名「五亭湖」。

 由於此圖是描繪該池的較早期作品,只在左上角小山上有亭一座,尚無「五亭湖」之實。園中近景的高樹後面有屋一棟,供給他的學生居住。大千所畫之池景作居高臨下的俯視狀,湖面不甚開闊,當是開挖過程中的一景,尚未完工。

 大千佈置園林及營造八德池,套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他畫的「立體的畫」。經常在園中攝影的王之一先生形容:「八德園是他在地上畫的最大幅的立體畫,有山水、有樹木、還有草蟲及人物。」此幅作品,又係大千將「立體的畫」,描摹在平面的紙上,成為「平面上的畫」。由於挖築八德池以外,,搭橋造亭,種竹栽荷,費時多年,以致大千先後所繪的八德池景觀,和取景的角度,或多或少都有些差異。

 最令人惋惜的是,整座八德園,由於位在市郊盆地內的水庫預定地,經由巴西政府徵收土地後,拆屋砍樹,大千多年造園的心血,毀於一旦,目前己經改建成水庫,蓄水供給聖保羅當地人民飲水之用。而從此,像「八德園」這樣顯現中國文人生活的藝術,也就沈淪水底,成為僅存在於歷史中的名詞。

【傅申教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