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印度畫仕女
庚寅(1950) 夏孟(農曆四月)
絹本設色鏡片
99.1 x 49.5公分
一九四九年底張大千夫婦由香港抵達印度,一方面是應邀參加印度美術學會主辦在新德里的展覽,另一方面是完成大千從敦煌歸來以後的夙願,要到阿堅達石窟實地考察、比較中國和印度壁畫藝術之間的關係。
一九五○年一月中旬大千先生舉行畫展後,前往阿堅達石窟研究印度壁畫,逗留月餘考究該窟與敦煌壁畫的異同。相較之下,他認為敦煌壁畫己經脫出了印度的直接影響,是中國歷代畫家將外來的影響融會貫通以後,成就了中國人自己的藝術,而不是純粹的模仿。五月初大千行腳至印度北境與尼泊爾交界的山城大吉嶺,此地海拔二千五百公尺,樹木青綠,山勢磅礡,可以遠眺喜馬拉雅山雪峰,景色幽靜,使大千不禁流連不忍離去,於是一家賃居於此。在大吉嶺為時一年,畫多詩多,當時目力最佳,畫了不少精細的工筆作品。
「臨印度畫仕女」一看便知道帶有印度色彩,但是又與阿堅達石窟壁畫不同。原來大千是根據一幅約二百年前印度蒙古王朝的古畫,變化而成的。由於原畫是受到波斯繪畫的影響,本是精裝細繪的書冊插畫,色彩以塊面為主,不重視光影和立體的表現,所用色彩皆以硃砂、石綠、石青為主,與中國的青綠重彩畫頗有相近之處,兩者都比較注重線描,也都屬於工筆重彩型。但是大千此畫以其深厚的中國畫基礎所繪的線條,特別是細草等,己經是中國化了。除了人物造型以外,還有樹葉的塊狀塗色法和加點的表現法,又與中國畫有諸多不同之處。
當然,大千在印度的臨摹興趣,除了吸收異國畫法之外,他所選擇的,幾乎全以健美胸部的美女為主題,這是唐代以後傳統中國仕女畫中所未見者。
在大千畫作中,臨阿堅達壁畫己是少見,而此畫臨的又是波斯畫,可能更是絕無僅有了。
【傅申教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