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畫舸
丁亥(1947) 秋日
紙本水墨設色鏡片
109.5 x 41公分
張大千於一九四五年底重回北平,對於當時古董市場的名蹟充斥,感到非常興奮。他在多方尋覓下終於一九四六年初,獲得他在抗戰前曾見過的董源「江堤晚景」大軸,從此成為他的囊中秘寶,一再反覆臨摹學習。「江堤晚景」中的「細描浪紋」畫法,也就是此幅「錢江畫舸」的源頭活水。
此畫作於一九四七年秋日,這一段期間,大千先生從上海開完畫展後回到成都,七月遷有西康之行,在那裡完成「西康游展」畫冊,其他的時間大多在成都城北的昭覺寺作畫,此畫應該屬於此一時期的作品。
「錢江畫舸」全畫著墨精簡,但見江面遼闊,遠山數重,近岸沙浦蘆草隨風輕拂,在浪濤拍岸之間,兩艘畫舸並泊江邊,一如大千題詩所言:「船尾船頭白浪高」。稍遠處還有一艘帆船和一葉小舟,都是用細勁的尖筆鉤勒,不但描繪物象十分精準,而且筆意灑然,了無呆滯。尤其是近岸的浪花翻滾,洶湧而生動,至於江面,大千則用較規整的魚鱗紋來描繪,自近處起由大而漸次細小,終至消失,略現深淺的層次,成功地表示了鄰鄰的水面。然而遠山僅僅簡單的草草幾筆,卻是墨韻山形己具,真有舉重若輕的功力。
大千題詩和詩跋提及:「二十年前與西江黃曉汀同醉江山船上,歷歷猶眼前事」,所指大約是一九三六年左右的往事。至於為何一次江山船上的快飲,會使大千先生二十年後猶念念不忘?而詩中所謂的「香夢未成」和「枕邊消息」,究竟又為何指?那就更耐人尋味了!當然,也只有當事人自己心中了然罷了。
【傅申教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