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陳汝言羅浮山樵圖
丙戌 (1946) 秋
紙本水墨設色立軸
146 x 81公分
張大千先生在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那年底曾赴北平,第二年的二月飛重慶轉成都,該年八月率二十餘人,一行從成都往峨嵋山度中秋,至九月中旬才下山,其後即赴上海準備他十月的畫展。此幅「臨陳汝言羅浮山樵圖」,根據大千先生的自題,是一九四六年秋日所作,因此,應是他在成都那段期間的作品。
這幅畫的原稿是元末陳汝言的「羅浮山樵圖」,陳氏原作如今為美國克里夫蘭美術館所收藏。比對兩件作品,大千臨本的全幅章法上,其丘壑、林木、流泉、屋宇等大體忠於原作。但陳氏原作為水墨淺絳的絹本,山石皴法,以線條組成塊面,而大千換成紙本後,,改用乾皴帶擦的筆法,而且設色比較重。
大千先生在此一階段的山水畫境上,已由元人入手,然後直追南宗山水畫的祖師董源、巨然。董巨一派中,他戮力最深的是,「元四家」之一的王蒙,而陳汝言也是元末尚董巨派的健將,其披麻皴極得董巨的神韻,所以大千題在他的畫上說,「用筆全法巨師」。
全圖大閡大闔、深澗高瀑、中景雄渾,雖為元畫,卻有宋人雄偉的丘壑,而不似王蒙之瑣細。此圖繪一樵夫擔柴出崇山,行於高瀑下。大千臨本皴染深厚,點苔濃密,作小青綠設色。傳世大千名下此一章法尚有兩、三本,真偽混雜。此本可能是大千先生一九四六年十月在上海展出時的作品之一。
在同一年的六月,大千曾臨仿王蒙的「雅宜山齋」,他所根據的王蒙原蹟,有以下的款書:「為雅宜山中陳惟寅畫」,大千此畫題款誤將陳惟允(汝言)書為「惟寅」
、陳惟寅名汝秩,是陳汝言的兄長,二人皆與王蒙為友,自然對他們的畫風之所以相近,也有所影響。
【傅申教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