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雪山
丁未 (1967)
紙本潑彩鏡片
67 x 92公分

p87.JPG (12115 bytes)

 張大千先生這一幅「瑞士雪山」,全畫皆以色彩為主法雖然這些色彩都是傳統國畫中的顏色,但是整體效果而言,卻與傳統的國畫有較大的距離。在畫法方面,大千拋開用毛筆,不在他完全控制的情形不施於畫面,反而使用半自動的技法,將色彩潑於畫面上,然後控制其流動,使色彩與色彩間產生重疊或暈合,如此將傳統的中國畫線條減至最低的程度。不但造型與組合,以及全畫面並無留白的章法和色彩,都與傳統中國畫大不相同,甚至全畫強調色彩、光影強烈對比的觀念,也是傳統國畫中前所未見者。

 按張大千在一九六○年前後開始嘗試在潑墨上疊以潑彩的山水畫,至一九六五年左右則以潑彩為主,到了一九六七、六八這兩年是他潑彩技巧最為成熟的時間。他說這時隨心所欲地潑彩,就如同控制他慣用的水墨技法一樣。此外,他這時移居南美洲已經十五年,他希望能在歐美藝術界和藝術市場開闢一條出路,加以他在國際間四處旅遊,難免受到當時風行世界畫壇的抽象表現主義的影響,於是他不斷地嘗試運用傳統的中國顏料和紙絹,開創出比較具有現代感世界性的中國畫風。

 這一幅「瑞士雪山」畫在日本製的金色畫紙上,層層潑彩間,顏色稀薄處透析出泛金的底色,在右上方尚有一兩塊金色的原色,在不同的視角下庭映出各種層次和反光。畫面章法和構圖,不但摒棄了傳統「以大觀小」及全景式的處理方式,甚而改採攝影的特寫鏡頭或截取畫面的手法。因此在不視覺的感受方面,不但石以更為直接表現自然的意境,而且觀者也獲得視覺上更強烈的刺激。

 大千在一九六七至一九六九間探索不同潑彩法,曾經喜用白紛,就如此幅中,他用白紛來表現山頂受光面的積雪和山腰的白雲。在此畫的正上方則稍她類似傳統皴法的筆觸,卻又故意不留筆蹤,類似所謂的:「蟲蝕木、屋漏痕」,以示山脊的紋理。右上角的白色、淺藍色和金色,與左方的深色,呈現色彩與明暗的強烈對比,因而有陽光白雲隙遠射在白雪上的微妙光線變化的感覺。這種美感並不屬於中國的傳統山水,顯然是結合了西方繪畫的影響,以及他親身體驗大自然的雙重結果,也是他所有彩色畫作中,最接近於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的代表作之一。

【傅申教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