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鐘鼎
己亥(1959) 四月
紙本水墨設色立軸
143 x 72公分

p63.JPG (30603 bytes) 此幅「山林鐘鼎」是張大千先生在一九五九年從巴西遙賀好友張目寒六十大壽的禮物,畫面採取元人一河兩岸式的章法,將倪雲林風格的山水更繁密化了。然而大千的用筆與設色蒼茫沈著,走的是元代王蒙與清初石谿的路線。但是前景水際波紋密佈,卻為一般元畫中所無,是大千從宋畫中習得處理水面的方法。不過,他捨本畫排列整齊的工筆,而出之以流暢生動的意筆,充分表現了水波盪漾淪漣的感覺。

 大千先生與張目寒的交誼深厚,兼又同宗,故以兄弟相稱。大千長目寒一歲,兩人結識甚早,在一九三○年代初期,大千與二兄善子借居蘇州網師園時,即「晤言一室,往往竟刀,論書畫、論文字、論古今藝苑賢俊,遇興會處,二兄必掀髯而喜。」由此可見目寒是大千兄弟的知己。雖然目寒日後涉足官場,大千自己則閒散山林但從不影響他們之間的友誼,故自題所謂:「山林鐘鼎不相妨,風雨時時憶對床」,表白大千對這份情誼的心跡。
 

 其他在大千畫跡中,顯示他們兩人較早期的交往者,有抗戰期間一九三九年五月二十日至三十日,大千與黃君壁、張目寒,同遊四川北部的廣元千佛崖、明月峽、飛仙閣和劍門等名勝。遊罷歸返青城山,目寒夫婦亦上山同住,其間適逢目寒四十歲生日,大千遂追記上述川北遊蹤,作「蜀山秦樹圖」卷為賀。多年後張目寒隨其所屬政府機構監察院遷台,定居台北。每逢大千訪台,其相關媒體安排及展覽事宜,均得目寒出力襄助,大千與其時的監察院長子右任先生的交誼,亦因目寒而益篤。大千在一九六一年曾有言:「目寒知吾畫最深」,而且長年來目寒夫婦屢獲大千贈賜書畫。

 大千自一九五七年六月病目以來,輾轉日本、美國等地求醫,眼力不濟,一兩年內,畫作銳減,而猶不忘為老友作畫祝壽,凡此可以管窺大千的創作與友人間深厚,長遠而複雜的互動關係,也反映出大千先生天賦異秉的精力與處世的能耐。

【傅申教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