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董北苑江隄晚景
丁亥 (1947) 十月
紙本水墨設色鏡片
90 x 39.5公分
 

p32.JPG (29967 bytes) 張大千先生在一九三七年在北平初見董源(北苑)的「江隄晚景」圖,便一直念念不忘,不過還是要到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以後,他才終於獲得購藏此畫的機會,成為大千古畫收藏中最具重要意義的珍品。次年春,大千先生就曾臨摹一本,仿學逼真,而一九四七年五月在上海畫展時又有另一臨本,可見此畫是對大千中年時期創作影響最鉅的一幅山水畫。

 一九四七年十月間大千再仿董源這幅「江隄晚景」,主要取法於原作,也是青綠設色,即題語所言:「一個放潑地無拘管底李思訓者」。因為唐代的李思訓是工筆青綠山水畫的代表畫家,然而此畫的設色法,卻屬於較為寫意的,所以大千借趙孟頫的語言,以「放潑地無拘管底」來形容他自己的不受限制。

 江面滿佈的鄰鄰波紋,和遠處的江帆二艘,仍在「江隄晚景」的範圍之內。然而,全畫的丘壑、林木、屋宇等章法,則全是大千自運。至於山石皴法,皆以擦染為主,不見董源、巨然的如網絡分佈的「披麻皴」。

 因此,大千此畫整體看來比較渾淪,線條表現則集中在林木的枝幹以及屋宇建築上。青綠設色以外,他特別注意安排冷暖色調的交相配置,使得全幅甚具裝飾效果。而精密規律的水紋,以及石青、硃紅所填的夾葉,更為此畫增加了工筆畫的精緻質感。

 大千此畫作於「錢江畫舸」之後不久,由於題語皆未言明作畫的地點,據筆者估計應該還是在成都時期所繪。因為那年冬天,大千又有北平、上海之行,到了年底又回到了成都。

【傅申教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