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宗山水
丙戌 (1946) 夏日
紙本水墨設色立軸
116.5 x 61.4公分

p26.JPG (23037 bytes) 張大千先生的山水從清初四僧起家,後來受到董其昌畫論的影響,從南宗溯源,上追董巨。可是,他並不一味追隨董其昌的尊南貶北論。

 徐悲鴻撰「中國今日之名畫家」大千的評語是:「大千一文時,對瀟灑,富於才思,……山水能盡南北之變(非僅指宗派乃指造化本身)。」說明大千對山水的取法,並不專走南宗路線,也能同時畫北宗風格的作品

 此幅「北宗山水」在一九四六年的夏天作於成都近郊的沱水村居,在筆墨章法上,大致與馬、夏派相近,下半幅偏於左角半邊,符合所謂的「夏半邊」和「馬一角」的一般觀點。上半幅堂堂大山,中峰矗立於畫面中軸線,雖然技巧上用的是大斧劈,然而構圖方面顯然更接近於北宋山水畫。大千意圖在筆法以外,突破南宋人的章法。至於下半幅,除了近處水中的巨石及平坡的垂直面還略施斧劈外,北宗的筆法其實並不顯著,所以大千題識中說:「略師北宗畫法」而己。

 此幅畫樹的方法,也有別於其他此一時期的王蒙或董巨風。至於色彩,他參用了小青綠、花青,與赭石形成冷暖色調的對比,水際的織秀水草,使畫面充滿了趙王孫(大年)的溫潤細膩,消弭了北宗應有的剛健與峻峭,反而是大千用筆慣常流露的秀氣,造成一種毫無霸氣的北宗畫,明麗婉約,獨具大千個人的風貌。

 與大千並稱「南張北溥」的溥王孫,早年作品中頗多北宗山水,大千甚加推崇:「溥心畬致力此道,功最深,……嘆為絕詣。」大千在北京時,兩人常時相見,兼又善學,所以偶作北宗山水,也能得法,並且他曾說:「偶欲效北宗畫法,雅不欲從馬夏入門。馬夏雖工,才一落筆,便不免作家面目。」可見大千是有批判性的學習北宗的。

【傅申教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