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山看雲圖
丙戌(1946) 夏五
紙本水墨設色立軸
157.7 x 81.6公分

p24.JPG (12746 bytes) 一九四六年春,張大千先生從北平返回四川,先是在成都,「頗多應酬,才數日,己不勝其苦」,所以夏天搬到村,鄉居生活可以避開無調的應酬。那裡的環境不但清靜且還有花木扶疏的庭院,是一個理想的創作環境。

 此幅「晚山看雲圖」作於當年夏五月,主要以石谿筆法繪成,畫上題了一首明代藝術家沈周(石田)的七言長詩。

 上半幅不甚高聳的主峰偏左,主要描寫雲山層壘杳渺的景象,以呼應題畫詩中起首的兩句:「晚山忽忽看雲生,山有雲生乃有情」。中景右方的雲山腳下,掩映出城牆樓閣,則是描寫「紅塵有事滿城郭」一句,用以襯托山水間的一葉扁舟正隨波逐流,顯出詩句「與世無求只好閒」的詩情畫境。畫幅的下半段,畫的是俯視角度所看到的水濱平遠之景,以及林中隱居的柴門茅屋。主要描繪題詩中的:「隱居只在一舟間」、「平頭艇子貼天浮」、「樹裡平橋秋日夜」、「信腳清溪細路斜」等句子。

  大千先生早年的山水,除了石濤以外,還兼學了石谿與漸江、兩家,都能學到形神並似的地步,此畫便是一個例證。由於他用的是石谿較粗重的禿筆法,而且設色方面使用較多赭石的暖色調,與大千一般其他的山水畫相較,特別是用筆比較細秀的仿王蒙一路的作品,相形之下,本畫顯然有相當大的差異性,也由此可見大千在創作生涯裡,性喜多方涉獵的一面。

 另外,張大千與黃君璧訂交於一九三一年,其時畫壇上能學石谿者,以黃君璧為首,兩人相互推崇。其實,大千在與黃君璧交往以前,也常仿石谿的畫法,而且之後也時有石谿一路的作品,此畫即是一個例證。            

【傅申教授評論】